各教学单位:
为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顺应信息化发展、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果,为重庆市2023年本科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做准备。教师发展中心将组织我校2023年微课教学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全校所有教师均可报名参加微课教学比赛。每个教学单位推荐教师作品至少2-3项参加学校决赛。
二、比赛内容及要求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各学院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或学习需求由参赛教师自选主题(原则上不推荐在往届已有选题基础上重复申报),报送系列微课或单个微课作品,完整呈现某个专题或一门课程的知识学习。
(一)各学院应认真组织教师选择参赛内容,精心备课,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设计课程,录制成时长在5-10分钟的微视频,并配套提供在微课录制过程中使用到的辅助扩展资料(可选),如教学大纲、微教案、微习题、微课件、微反思等等。其中微课视频、所属课程的教学大纲为微课作品必备材料(附件1)。
(二)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微习题、微课件、微反思。要求围绕教学目标,反映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视频合理搭配。
其他与教学内容相关辅助材料如练习测试、教学评价、多媒体素材等材料也可单独提交,格式符合网站上传要求。
(三)微教案应反映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内容,并在开头注明讲课内容所属学科、专业、课程及适用对象,列明选用专题或知识点在课程教学大纲中具体章节位置等信息。
(四)合理运用新技术。鼓励教师使用VR、AR、MR等虚拟现实技术合理用于课程制作,注重内容与形式统一,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表现更多传统课堂上难以呈现的教学场景和讲授方式。
三、比赛安排
比赛阶段。本次比赛分初赛、决赛两个阶段。
(一)初赛
2023年5月25日至2023年6月20日,由各学院组织比赛,择优推荐决赛作品。
(二)决赛
2023年6月21日至2023年8月20日,由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完成决赛评选。
四、奖项设置
决赛将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网络人气奖。具体数量视校级决赛参赛人数决定。
五、报送材料要求
校级微课比赛参赛方式:参赛作品发到大赛邮箱:846282710@qq.com。
各教学单位在2023年6月22日前将“重庆财经学院2023年微课教学比赛决赛作品汇总表”(附件2)和“重庆财经学院2023年微课教学比赛决赛作品登记表”(附件3)签字盖章的纸质文档送交教务处办公室蒋世莉老师处,电子档打包发送至大赛邮箱:846282710@qq.com,并在主题标明:教学单位名称+课程名全称+作者名。
六、其他事宜
1.每位参赛者作为第一作者提交参赛作品数量限为1件(同一门课程的系列微课按一项计算),非第一作者限报两项。每个作品涉及的参赛人数不超过5人。作品的作者及作者顺序,必须在比赛作品登记表中准确填写,上报后不再变动。
2.参赛作品及材料需为本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侵害他人版权,若发现参赛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权,或有任何不良信息内容,则一律取消参赛资格。
3.本次比赛将会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的要求,择优选取作品代表学校参加重庆市2023年高校微课教学比赛。
联系人:蒋世莉 联系电话:18716276697
附件:1.重庆财经学院微课作品参赛方式及要求
2.2023年微课教学比赛决赛作品汇总表
3.2023年微课教学比赛决赛作品登记表
4.重庆财经学院微课评审标准
附件1:
重庆财经学院微课作品参赛方式及要求
一、参赛方式
在二级学院院内微课初赛基础上,由二级学院推荐报送微课作品参加本届校级微课比赛。
二、教学视频要求
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能较全面真实反映教学情境,合理设计主讲教师出镜,能充分展示教师良好教学风貌。
视频片头规定:单位(校、院、部等)名称+微课名称+作者姓名,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
视频文件格式:H.264MP4且分辨率为1024*768及以上(4:3);1280*720及以上(16:9)。
附件2:
重庆财经学院
2023年微课教学比赛决赛作品汇总表
单位名称(盖章):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作品编号
|
名 称
|
学科
|
类型
|
作者
|
电话
|
是否同意网上展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类型填写内容为:通识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思政课程。
附件3:
重庆财经学院
2023年微课教学比赛决赛作品登记表
:(学院)(公章) 填报时间: 年 月 日
作品名称
|
|
学科
|
|
类别
|
|
作者信息(限5人)
|
姓名
|
所在部门
|
手机
|
|
|
|
|
|
|
|
|
|
|
|
|
|
|
|
作品简介
|
(包括作品简介、创作说明等,300字以内)
|
共享说明
|
是否同意学校将作品共享或使用
□是 □否 签字:
|
作者申明
|
我(们)在此申明所报送作品是我(们)原创构思并制作,不涉及他人的著作权。
作者签名: 年月日
|
附件4:
重庆财经学院微课作品评审标准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指标说明
|
选题设计(15分)
|
选题简明
(5分)
|
主要针对知识点、例题/习题、实验活动等环节进行讲授、演算、分析、推理、答疑等教学选题。尽量“小(微)而精”,是围绕某个具体的点,而不是抽象、宽泛的面。
|
设计合理
(10分)
|
应围绕教学或学习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的问题或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要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问题。
|
教学内容(30分)
|
科学正确
(10分)
|
教学内容严谨,不出现任何科学性错误,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合,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
|
难度合理
(10分)
|
专题或知识点内容体现一定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能有效帮助解决课程教学中一些重点、难点或复杂问题。
|
逻辑清晰
(10分)
|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规律,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
|
作品规范(30分)
|
结构完整(10分)
|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作品必须提供:微课视频、教学大纲,也可提供:微教案、微课件、微反思等。
|
技术规范(15分)
|
微课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字幕准确,主讲教师必须安排合理出镜时长,充分展现良好教学风貌;
微教学设计围绕所选主题进行,重点突出,注重实效,体现完整设计思路;
微课件设计形象直观,层次分明,简单明了,教学辅助效果好。
|
语言规范
(5分)
|
语言标准,声音洪亮,有节奏感,有感染力。
|
教学效果(25分)
|
形式新颖(10分)
|
构思新颖,教学方法富有创意,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讲授类、讨论类、解题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类、其他类;录制方法与制作工具可以根据作品需要自由组合。
|
趣味性强(10分)
|
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启发引导性强,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
目标达成
(5分)
|
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能力的提高。
|